午後繼續穿街走巷踩幾處北京市區內的景點 雨時小時大 本文圖片多為手機拍攝的
藉待整修的老建築或已拉過皮的巷弄想像一下老北京的模樣 (小犬拍攝的)
北京鐘樓和鼓樓始建於元至元九(1272)年 是報時的建築 歷經多次焚毀與重建
今鼓樓建於光緒二十(1894)年 1984年重修 圖為鼓樓側牆的瓦當 (小犬拍攝的)
功課沒做足 一陣大雨中繞到鼓樓南門才知必須從北門進入
進門不久便聽到擊鼓表演開始了 令兒先行 這麼陡的樓梯我得慢慢爬
民國13年溥儀被逐出宮後鐘鼓樓不再報時 挪為教育館、電影院、文化館、倉庫...
上世紀八O年代開始復舊 原有24面群鼓已遺失 僅餘一面留有八國聯軍刀痕的主鼓
一旁展示著古代各種計時方法與器具 史載的宋製『銅刻漏』亦不知去向 圖為仿品
鼓樓北門正對著鐘樓南門 (小犬拍攝的)
今鐘樓為乾隆十(1745)年重建 1986年重修 此鐘雖為明永樂年間所鑄但並非本尊
原永樂十八(1410)年造的鐘已於1983年以音質不佳為由被移至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在鐘樓上 向南望鼓樓 (小犬拍攝的)
一說清末許多經營菸具的商鋪聚集於此 一說街形彎似煙袋 烟袋斜街全長僅232米
是繼國子監街後 北京第二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不過兩街的氛圍迥異
從烟袋斜街左轉不知名的小巷弄後便來到前海東沿
站在銀錠橋上 上: 西北方為後海 下: 東南為前海 (小犬拍攝的)
銀錠橋乃2011年重建的 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也早已只是曾經了
然每一座城市都可因水而美是不變的真理 (小犬拍攝的)
能維持獨特的歷史風貌 延續文化活動並創造新商機 更是難能可貴
會賢堂建於清光緒元(1875)年是禮部侍郎斌儒的私宅 後為著名飯莊“八大堂”之一
曾經冠蓋雲集的地方 幾經波折之後似乎已有了新的規劃 期盼能修繕如舊不失真
南官房胡同 (小犬拍攝的)
早知恭王府是各旅行團必踩的點 “到此一遊”石碑前大排長龍自然不稀奇
乾隆四十一(1776)年和珅在此建宅 嘉慶四(1799)年賜死和珅後宅第賞給慶郡王永璘
咸豐二(1852)年賜予奕訢成恭王府 古典豪宅裡裝飾新潮的卡通角色不知是誰的主意?
銀安殿 恭王府的主殿於民國十年元宵節焚毀 這是復建的 (小犬拍攝的)
銀安殿內的『清代王府文化展』 左: 監國攝政王寶印複製品
右上: 琉璃瓦當 右下: 後罩樓之花窗雕刻的照片
顛覆傳統的不規則幾何圖形鏤空隔間──恭親王的起居室樂道堂之圖片(小犬翻拍)
本能地往人少的地方走 忘了參考事先做攻略時查到的參觀路徑 (小犬拍攝的)
民初溥偉售盡恭王府的珍寶後又質押了府邸 如今只能模擬情境爾 (小犬拍攝的)
後罩樓約160米長 中段為佛樓 佛樓前方(嘉樂堂背面)設有轉經輪
後罩樓的後牆上有88扇形態各異的窗戶 但“箭道”上人聲鼎沸唯放棄欣賞一途
箭道北側有三處花園入口 圖中可見中央通道“西洋門” (小犬拍攝的)
人擠人尚可忍受 各式擴音器的吵雜令人不得不逃 這是名為“榆關”的西側通道
左上: 方塘水榭 另三圖: 蝠池、安善堂及其東廂明道齋與西廂棣華軒
避開人潮的方法之一 ── 鏡頭向上 (小犬拍攝的)
避開人潮方法之二 ── 往人少的地方邁步
在旅行團不走的角落才可有片刻的寧靜
恭王府裡最著名的該是依康熙御筆所刻的福字碑了 推測此廳是重整後創造的擺設
真正的福字碑被和珅藏在園中假山滴翠岩的秘雲洞裡 遊客可排隊參觀但不許拍照
如今福字碑已用透明罩隔離 眾人仍搶著摸福 即便是摸護罩也高興 真不可思議
歷經28年(1978~2006)的騰退搬遷後 恭王府於2008年完成修繕全面對外開放
圖為大戲樓之東 芭蕉院裡的『貴賓休息室復原陳列展』
沿著東府牆步向出口 牆裡有一門楣和明顯的封門痕跡
乘三輪車遊胡同是北京觀光的特色之一
等待遊客的三輪車一字排列在道路兩旁及成群團客登車的場面甚是壯觀
北海公園 這一天的最後一個景點 可惜雨雖然停了 天色依然灰暗
兩隻躲在樹下的貓咪
西天梵境 原名大西天禪林 建於明代 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重修後改為今名
左上:山門 右上:天王殿 下二: 大慈真如寶殿(華藏恆春楠木大殿)
剪過耳的玳瑁
九龍壁 壁面前後各有九條由七彩琉璃磚砌成的騰雲蛟龍 建於清乾隆二十一(1756)年
註: 故宮也有九龍壁 但最大最古老(建於明朝)的九龍壁在山西大同
九龍壁之廡殿頂上生機盎然 (小犬拍攝的)
原打算搭船到瓊華島 抵達碼頭時恰見最後一班渡船離岸 工作人員鎖門準備下班
只好轉回頭繞湖而行 這時才經過西天梵境的山門前之『華藏界』琉璃牌坊
或許是天氣不好的關係 遊客很少
終於走到陡山橋前 (小犬拍攝的)
陡山橋上觀景 (小犬拍攝的)
瓊華島頂的永安寺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1651)年 因地震受損於雍正十一(1731)年重修
如果天氣好的話一定更美 除了我們還有一位老先生正走下白塔南面的臺階
左: 下臺階後再觀白塔 右:普安殿
西側的悅心殿外
東南望故宮 北海公園本就是皇家宮苑
正覺殿前繼續向下行 經龍光紫照牌樓(南面龍光 北面紫照)
法輪殿
永安寺前是瓊華島南邊的永安橋
永安橋北有堆雲牌樓
我們從北而南遊走北海公園 恰與建議路線相反 等於是由後而前
永安橋南側的積翠牌樓
離開永安寺前已經有工作人員催促我們 所以團城也已打烊
缺少炫麗色彩的黃昏裡 北海公園留給我們一個黯淡卻美好的記憶
鮮黃色的遊船也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