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建功嶼-01 

建功嶼是金門本島西側的一個迷你小島,總面積僅約500平方公尺。
由於金門潮差非常大的緣故,漲潮時的建功嶼孤懸於海中,與一般島嶼相同;
但退潮時就彷彿浮了上來,有長
500公尺左右步道相連。

 



這小島有很多舊稱: 董嶼、珠嶼、鰲嶼、痳瘋島、汰孤礁等。
據說清末民初時,曾將一些末期痳瘋病患移入此島任其自生自滅,故有後二稱。

 

此島可守控金門與烈嶼(小金門)間的金烈水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民國卅八(1949)年,國軍在此建立據點。民國四十九(1960)年改名「建功嶼」。
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
民國八十六(1997)年駐軍撤守,民國九十一(2002)年整建後開放觀光
登島要注意時間,
潮汐週期約12小時又25分鐘,氣象局有精細的時間表可供查詢。

 

 建功嶼-02
入口處為小丘,須先走一段下坡路到海岸線,才能連結浮出的「海底步道」。
(同樣此景,這張小女以手機拍的效果最好)

 

 

建功嶼-03
這裡的軌條砦比瓊林灣的袖珍一些,已不像早上初見時那般吸引我和小女的目光了。

 

 

建功嶼-04
而那愛賴床的父子倆,則是第一次和軌條砦打照面。

 

 

建功嶼-05
當地居民手持著麻袋,不知在泥灘裡找什麼寶?

 


建功嶼-06
可以看到蚵田在更遠處,導遊說他們可能是找挖螺類或蟹類。

 


建功嶼-07
剛聽到:「有沒有看到阿公?」, 不久又聽到另外一組人說:「看!阿嬤在那邊。」,
原來
身旁有不少遊客是帶孩子回家鄉的年親家長。

 

 

 建功嶼-08
金門出生之藝術家楊春森的永久性公共藝術創作作品「鱟時代」

 

鱟(音后)是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四億年前便存在,被生物學界視為活化石。
外殼堅硬形似鋼盔,又叫鋼盔魚。在海床以軟體動物、生物屑、藻類為食。
其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稚鱟生活於海岸泥灘約2年後逐漸游向外海。
大約再過12年才成熟,成熟後會在
夏季水溫回升時回游淺灘繁殖。
產卵期雙雙爬上灘地,雄鱟緊貼在母鱟身上,故也稱鴛鴦魚或夫妻魚。
其英文
名稱horseshoe crab,直譯便成了馬蹄蟹,但他們並非蟹類。

原本鱟的分佈相當寬泛,隨著海洋污染與海岸建設,食物與棲地遭到
破壞而大減。
金門因戰務封閉達半世紀之久,反使鱟得以生存,目前政府設保育區努力復育中。


今年金門舉辦的創作藝術節「島嶼。劇場」,共有517位藝術家的19件藝術創作,
84日起展示一個月,其中5件裝置藝術將永久留在金門,建功嶼就有兩件。
楊春森以青銅脫硫鑄造法精製了14
大小「鱟」,象徵十四齡鱟的成熟,
並在2塊花崗岩上各雕刻一對「鱟」,
安置在海邊礁岩上。(請見上圖)
除生態意義之外,「鱟時代」又諧音閩南語的「好時代」。



下圖是
連續三屆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芬蘭籍藝術建築師馬可‧卡薩格蘭之作。
他在創作前實地旅行金門,觀察採石蚵、品嚐鮮蚵美食、發現牡蠣殼在建材中,
體認到採收石蚵的「牡蠣人」,與金門歷史悠長共存的特質
他選用如軌條砦般剛硬的材質--鋼鐵來創作,期牡蠣藉波潮與時間將之柔化,
未來被牡蠣佔據的「牡蠣人」將化作自然景觀的一部份。

建功嶼-09
芬蘭籍藝術家、建築師馬可‧卡薩格蘭,設計的「牡蠣人」。
牡蠣人高約六米,漲潮時海水會淹至腳部,彷彿高約三米的採蚵人立在海上。

 

 

建功嶼-10
在小女拍的遊人裡,隱約可見步道兩側都有高聳的牡蠣人(實際共有四個)。

 

 

建功嶼-11
建功嶼就是「W038據點」

 


建功嶼-12
小小的島上密佈軍事設施

 

 

建功嶼-13
令人眼花的簡介

 


建功嶼-14
榕樹下的武器配備說明難免承接鳥糞
(包括:M140防空機關炮、65K2式步槍、T74排用機槍、M249輕便機槍、五零機槍)

 

 

建功嶼-15
島上有碉堡、瞭望哨、廚房、電台室、政戰室、營舍等。

 

 

 建功嶼-16
外側的木梯應該是開放觀光才設的

 

 

建功嶼-17
戰事不再,淺灘滿是蚵樁。

 

 

建功嶼-18
或許戰爭曾使人們忘卻大自然的美好

 

 

建功嶼-19
人類本當與自然萬物和平共存

 

 

建功嶼-20
享受平凡與溫馨

 

 

建功嶼-17
島旁有一座
巨型鄭成功石雕像

 

這座重達一百多噸的泉州白石雕像,是鄭成功的故鄉福建省南安市送的。
由魯迅美術學院民族傳統雕塑系研究生導師、著名雕塑家賀中令教授設計。
石像傳統風格的精工雕刻,展現了明代武將的雄壯、厚重。
戰袍上的雲龍、山水紋圖,有閩南繡風,袍底的山水雕出海浪翻騰氣氛。
整尊雕像高九米,折合二十七呎,寓意鄭成功二十七歲進駐金門、廈門兩島之意。
2009年落成時曾舉行地宮文物安放儀式,將五穀、文獻、金酒、文物等放入雕像。

 

本應該是兩岸的友好交流,但一切事物若以政治觀點觀之,意義恐大不相同。
獨派看到的是鄭成功面向大陸,對「心在祖國」的明顯寓意頗不認同。
而鄭成功終未成功,也讓另一部份人體會當年長者心中「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愁悵。


0007.gif


上了建功嶼,小犬就獨自行動,進入各堡各哨一探究竟。以下是他所見:

建功嶼-22

 

 

建功嶼-23

 

 

建功嶼-24

 

 

建功嶼-25

 

 

建功嶼-26

 

 

建功嶼-27
橫批: 固若金湯

 

 

建功嶼-28
對聯: 轟轟烈烈戰鬥  慷慷慨慨犧牲

 

 

建功嶼-29

 

 

建功嶼-30

 

 

建功嶼-31

 

 

建功嶼-32

 

 

建功嶼-33

 

 

建功嶼-34
看不到不打   瞄不到不打   打不到不打

 

 

建功嶼-35

 

 

建功嶼-36  建功嶼-37
數十名官兵曾擠身於此

 

 

建功嶼-38

 

 

0007.gif

 

相同時間裡,小女的建功嶼記趣與哥哥迥然不同:

建功嶼-39

 

 

 

 

建功嶼-40

 

 

 

 

建功嶼-41  建功嶼-42

 

 

 

建功嶼-43

 

 

 

建功嶼-44

 

 

 

 

建功嶼-45

 

 

 

 

建功嶼-46

 

 

 

0007.gif

 

 

我一會兒望向碉堡,搜尋著兒子不斷移位的身影;一會兒偷拍蹲在海灘的女兒。
只有外子與導遊相談甚歡,至於內容如何就不清楚啦!
(這兩天突增的步伐量,讓爺爺深感疲憊,故
由姑姑陪著留在本島岸邊沒過來。)
約莫停留20分鐘後便往回走,同一條路上,視角與心境也和來時不同。
很可惜我們無緣幼鱟相見。

 

建功嶼-47

 

 

建功嶼-47

 

 

 

建功嶼-48

 

 

建功嶼-50

 

 

 

建功嶼-51

 

 

建功嶼-52

 

 

 

建功嶼-53

 

 

 

建功嶼-54

 

 

 

建功嶼-55

 

line-98.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