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山坑道,是我們這次金門行中,唯一看到遊覽車載陸客旅行團參觀的地方。
翟山坑道 位於金門西南方,是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之用的戰備水道。
坑道的部分全長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
水道的部分全長357公尺,呈A字形,寬約11.5公尺,(水面上)高約8公尺。
坑外展示著俗稱「水鴨子」的海軍登陸運補艇、二O及四O機砲、四O雙管砲等。
坑道入口處少不了精神標語,上方有國徽及民國五五年三月廿二日字樣;
可知是八二三炮戰後開挖的。類似的戰備水道,還有好幾處,翟山並非最大的喔!
由A字型水道的A字頂端向左望,左上方紅衣旅客位於坑道與水道銜接處。
適逢參展金門創作藝術節的作品「萬歲」在坑道銜接處對面的牆上播放,
仿老蔣不斷高喊著萬歲,不僅使整個氣氛凝重不悅還帶幾分詭異。
似乎各隊導遊都建議旅客沿右側走到盡頭再折返
倒影使人對水面下的情況產生錯覺
順著洞口的自然光向內看
一位北方口音的女士大聲說:「這洞有啥好看的,咱們桂林的那些洞才真是美呢!」
不知水深幾許 但見魚兒悠游
2009年開始舉辦的金門坑道音樂節,成功地打造了另類的觀光特色。
花崗岩洞有如渾然天成的音箱,波光美景與浪漫優雅的音樂結合,別有一番滋味吧!
(這兩張海報圖片取自金門國家公園網頁)
莒光樓 建於民國四十一(1952)年,形式則是源於古代麒麟閣的宮殿式建築。
記得小時候的郵票都是莒光樓圖案,單色印刷、不同面值不同顏色,持續了好多年。
胡璉將軍建莒光樓主要是表彰歷次金門戰役中的英勇官兵並宏揚毋忘在莒的精神。
一樓簡報室放映金門多媒體簡介,頂樓陽台可觀看小金門及廈門海域。
(遊客並不多,雖然在這裡也有遇到對岸來的的旅行團。)
天花板的圖案。 樓內展出一些建設成果圖片、觀光資源介紹與歷史文物等。
或因金門治安一向良好,三樓展示許多胡璉將軍的勳章都簡便地放在壓克力罩內。
這就是遭黑龍江旅客喬兆慶竊走、流浪大陸27天,聲名大噪的青天白日勳章。
據說失而復得後增設了保全系統,不過感覺仍......很親民!
是個艷陽天,能見度卻不佳。
只見廈門高樓群隱約的輪廓
酷暑的午後,莒光樓周圍的木製看臺是絕佳的乘涼處。
太武山 是金門的最高峰,裡面佈滿了各式坑道,如花崗石軍醫院及擎天廳等。
我們在金門的最後一天,決定捨棄小金門來到太武山的「表面」走走。
圖為山腳下的牌樓內面。(正面中間是太武山公墓、右:正氣千秋、左:浩氣長存。)
「天地正氣」是于公的字
再向內就是忠烈祠,其後的土葬區有墓塚754座;最後面還有三個巨塚,
巨塚埋葬了數千名古寧頭戰役戰死的國軍和共軍(因屍骨殘破不全,故合葬之)。
藍瓦白牆的忠烈祠,莊嚴肅穆。
裡面奉祀著金門歷次戰役的陣亡將士、自衛隊員以及採訪新聞罹難的中外記者。
車輛仍有管制,遊人不管制,只可步行上山。
民國七十(1981)年所建,紀念該年四月過世的開路司令官劉玉章將軍的牌樓。
很可惜! 金門三日遊,能見度一天不如一天。
重建的「倒影塔」,明延平郡王觀兵奕棋處。
原倒影塔與文臺寶塔同為明朝江夏候周德興於明洪武二十(1387)年所建。
在倒影塔眺望,視野真的很好。
山頂1952年老蔣所題的「毋忘在莒」碑石高約4丈、寬約2丈,是金門著名的地標。
導遊似乎不太認同我們這一家不拍照紀念的怪異行為,這時終於忍不住了,
為讚嘆爺爺在談笑中走上兩萬五千三百公分的高峰,堅持在此幫我們拍了一張合照。
過了勿忘在莒就是陡降坡,不遠有蔣緯國所題「梅園」。
再經過一個大轉彎,就見到海印寺位在兩座山峰間的凹地裡。
原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供奉通遠仙翁的古剎「太武巖寺」,已遭八二三砲戰毀壞。
只剩下明王永曆十五(1661)年的「石門關」,列為金門縣三級古蹟。
「海山第一」四字,可能是明朝忠臣盧若騰所書,但署名早已被磨去。
如今所見是民國四十九(1960)年重建的海印寺
寺內供奉觀音菩薩、如來佛與十八羅漢等
古寧頭 這三個字,總使人聯想到古寧頭戰役(大陸稱金門戰役或金門登陸戰)。
嚴格說來,這場三天三夜的戰爭規模並不算大,卻是兩岸對峙的重要分界點。
近日翻閱許多相關資料,戰爭的殘酷讓我久久不願寫這一篇,但又不想虎頭蛇尾,
只能盡力以忽略戰役過程的方式,繼續完成已進入尾聲的金門遊記。
從太武山前往古寧頭途中,導遊帶我們來到當年金門之熊拋錨的海灘。
為滿足小犬的好奇心,導遊也帶我們到崖上尚未開放參觀的荒廢碉堡群中。
從碉堡回看載我們遊金門的小車。 上車前花了些時間拔除衣物上的鬼針草。
順道見到了金門最大的風獅爺 ~ 安岐風獅爺
古寧頭戰史館,是民國七十三(1984)年由金防部司令官宋心濂於任內所建。
館內主要以十二幅大型油畫,介紹古寧頭大戰的經過,
另陳列有當年的攻防武器、作戰文件等,當然也保留收藏了許多史實記錄片。
館前的雕像
左右兩側分別停放展示著編號64及66的M3A輕戰車「金門之熊」
曾被美軍棄置在菲律賓叢林的報廢車,卻因演習時拋錨沙灘而改變了國共的戰局。
世間事,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裡重達3.5噸的「和平鐘」
鐘上鑄刻著一百多種語言的“和平”
祈願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