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于公對聯

 

自幼客廳裡就掛著這幅于公贈予家父的對聯

懵懂年紀 豈懂欣賞 遑論其意 見之 不過習以為常罷了

清楚記得有一日 父親攔下嘻鬧中的子女 笑問我們可認得幾字?

兄弟姊妹四人 就屬我最"小人" 搶著把頭尾兩字給答了

父親一一解釋 或許是年紀的關係 唯有姊姊能夠提問討論

我傻傻的有聽沒懂 僅把這對句背了下來

小有清閒 抱琴懷古 隨其時地 脩己觀人  (三十九年二月于右任 琴原作弦)

往後二十多年 凡有同學朋友來訪 必考之 再告知 只當遊戲而已

這可以算是我與書法的第一類接觸吧!

 

 

對聯本是捲軸式的裱褙 搬離眷村時才自牆上取下

赫然發現 紙已變形 背面還被蟲噬 父親心疼不已 便請師傅改裱畫框

誰知不到十年 遇六三水災 水深及腰胸 此聯又難逃泡水的命運

再度重新裱褙 仍可看出下端三分之一有水漬色差

 

 

父親是中國公學中文系的學生 為抗日而投筆從戎

滿腹文才一手好字 可謂埋沒於軍旅身涯 因非科班出身 終難為將材 後轉任公職

據聞 許多部屬都想學家父的字(硬筆草書)尤以一陳姓舊屬寫得最像最傳神

他是溫州老家鄰村人士 舉目無親 視家父為尊親 以叔侄相稱

還記得占了便宜的我 每遇年齡足以作我父親的哥哥 總爬坐在他腿上

哥哥半生艱辛 鬱鬱勞苦 竟比父親早逝 未能把一手好字傳承出去 

 

 

無論軍職或公職 父親每月大都回家三趟 (因每月有一個週末要值星)

當時交通尚不方便 也無週休二日 週六下午到家 週日下午便離開

有時輾轉搭車才剛進門 長官派來的車緊跟而至 又被接了回去

修剪花木是他週日的主要樂趣 遷居後庭園較小 始見他閒來練寫毛筆字

是貪圖方便 也為了節儉 他買便宜的墨汁 用舊報紙書寫

那時的我正處中學叛逆之期  別說沒想保留他的字 根本沒認真看過他寫些什麼

 

 

父親晚婚 子女相對年幼 致退休時程一再延宕 直到實已年近七旬才家居

或許是習慣了緊張忙碌 一旦終日無事可忙 反而忘了當初忙裡偷閒的樂趣

常與友人打打麻將消遣時間 晚年難免又為疾病所苦 揮筆次數越來越少

一直到整理父親遺物時 我才深深悔恨自己未曾鼓勵他留下作品

這幅于公寫的對聯 仍懸在廳堂裡陪伴著母親

雖不是父親的字 上寫有父親的名(請恕我遮蔽了)

憶父親解說這十六字的情景 此十六字或可視為庭訓吧! 

 

 

見這幅對聯 從習以為常 背了下來 只當遊戲 到思念父親

時光荏苒 父親往生將近二十年了 我仍無法以先父稱之 ......

 
253.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