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是格魯派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一 有『世界藏學府』之譽 (手機拍攝)
照例我又於清晨外出閒晃 拍到此情此景真的非常開心 (手機拍攝)
出門前從房間向外望 方知酒店後是布滿了民宅的山谷斜坡 (手機拍攝)
酒店前是施工中的扎西奇街 環保人員清掃街道 揚塵嚴重
沒看地圖 藉著昨日搭車的印象走到拉卜楞民俗文化旅遊商業街區的海螺文化廣場
廣場邊的祈願樹 之後沿著桑曲西路走到拉卜楞寺
桑曲西路只是大夏河南岸的公路 並無太多驚喜 想起酒店後方的清真寺而折返
上: 傳統宅門和一旁隔著小巷的雜貨鋪 下: 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空心磚
海拔高度接近3000米 彎彎曲曲的坡道巷弄走來不太輕鬆 憑著方向感亂鑽
終於來到這座中國式建築的夏河清真寺 才發現還在興建中 (手機拍攝)
順著寺前的巷道往下走 掛著“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標語的該是公部門
接著突然有開闊的感覺 不禁猜想這該是個大戶人家
此門斜對面有極破舊的小屋 正欲拍攝時見門上貼著列冊輔導低收戶之類的牌子
已忘記確切文字 萬分驚訝不忍舉鏡 這樣昭告扶貧德政可曾可考慮居者自尊?
一位男子騎車過來 彷彿可感受到他的不安 我若無其事地繼續往下走
回頭拍攝這座似乎很有故事的大門 卻見那男子下車轉了一圈後進入小屋
再說說這張讓我回神且心情轉好的照片 取出手機想拍一張傳回臺灣與家人分享
恰巧錯過兩位有說有笑的大男孩 正覺得很可惜時 追趕他們的小男孩入鏡了
其實步出酒店若往反方向走數百公尺便是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 共有1700多個轉經筒環繞 長達3.5公里
下圖為手機拍攝的 可明顯看出手機內建的修圖軟體把灰濛濛的陰天變藍了
因為僧人眾多 僧舍區域占地廣闊 (下圖為手機拍攝的)
整座寺院彷若一座城鎮
幾個大陸內地的旅遊團與我們同時抵達 (手機拍攝)
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 嘉木樣活佛一世創寺 五年後建最高活佛府邸「拉章」
拉卜楞源於拉章變音 而長長的藏語寺名之意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
簡稱「扎西奇寺」 夏河縣城的主要街道也依此命名 (手機拍攝)
寺中制度健全 設聞思、醫藥、時輪、喜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
圖為始建於1784年的醫藥學院側面
聞思學院 是唯一顯學院 其它五院為密宗學院
參觀門票包含寺方派僧人導覽 隨機併成數十人的大團隊 我又落在隊伍後了
聞思學院後方是大經堂 前方則是是舉辦許多慶典法會的廣場 (手機拍攝)
獅子吼佛殿旁的藏民
文殊菩薩殿
上: 文殊菩薩殿前的裊裊桑烟 下: 文殊菩薩殿前廣場一隅
大陸赤化前拉卜楞寺有經堂6座 大小佛殿48座 解放後遭到嚴重破壞
大躍進與文革時尤甚 佛像砸碎煉鋼 佛殿改成電影院、食品廠、屠宰場等
1980年才再度開放重建 2012年起大肆修繕 如今新舊佛殿加總尚不足20座
圖右施工處為大寮(灶房) 遠方的大金瓦寺前也搭著鷹架圍著紗網
所有建築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材料
不少地方仍在整修或擴建中
文物陳列館中展出的內容豐富 可惜和各佛殿裡一樣禁止拍照
每年正月十五日會展出僧侶們精心製作的酥油花 直到隔年同日才又更新
前往大經堂參觀時再次見到整修中的大金瓦寺 (手機拍攝)
不是特定的日子 旅客比信眾還要多
1772年嘉木樣二世將大經堂擴建為可容納3000名僧人誦經的大殿
可惜已遭祝融焚毀 現在的大經堂是1986年重建的
在藏傳佛教的寺院裡 虔誠的藏民是令我心生敬意的美麗風景之一
導覽結束 回到聞思學院前的大廣場
圖右為聞思學院 遠方是時輪學院
旅遊總若走馬看花似蜻蜓點水 遇到什麼天氣領受何種內涵都是緣分
僧舍區路邊巷弄的情景
抱著寢具者不知是否為新進的僧人
兩位天真的小沙彌
建成於1805年的貢唐寶塔不幸毀於文革 如今所見之塔身是1993年建成的
進入貢唐寶塔需另外購票 可登塔參觀
大門兩側有綠鬃的白獅
塔高五層 塔剎是日、月、星辰 塔瓶是銅製浮雕鎏金八大菩薩
塔座為四角形建築 塔外金碧輝煌 塔內供佛多寶嚴飾
登塔所見(一) 右上: 大經堂東北方山坡上有許多閉關用的小房舍
登塔所見(二) 右下: 俯瞰貢唐寶塔入口
在貢唐寶塔側院裡進食的婦人頻頻把食物分給貓兒
又見到先前兩位小沙彌之一 身旁是另兩位同伴
原始風貌的夯土牆
不知名的院落
返回停車場途中 與順時鐘方向轉經的信徒反向
門上的雕飾真的非常精緻
藏傳佛教認為凡轉動轉經筒一回就等於誦讀了一遍內藏的經文
我始終不忍擋在藏民的前方拍攝 只能目送他們的背影遠去 (手機拍攝)
停車場的安全島種了少許油菜
以及不知名的黃色草花
午後依昨日來時路回蘭州 天空晴美未作停留 (車拍)
繼續前往白銀市 沿途黃土坡上散布著大大小小的窯洞 (車拍)
京泓嘉華酒店的豪華雙床房之空間運用令人傻眼 進門後廊道分左右兩側
三面透明僅一面設簾的浴室居中 真不明白設計師和業者的規劃理念為何?
而其對客源的期待又是如何呢? (手機拍攝 右上角全景圖取自網路)
拉卜楞寺平面圖 (取自美景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