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到仁懷 當然要到茅台酒廠(誤)一遊
下午則參觀了遵義會議紀念館
今年6月間各地陸續出現豪雨甚至引發災情 我們一路忐忑盼別遇上大雨(隔窗車拍)
然事與願違 終究還是躲不過 門樓上國酒茅台四字也看不清了 (隔窗車拍)
所幸下車時雨勢稍緩 不過仍得把傘從背包裡掏出來 以下均為手機拍攝
佔地頗廣的中國酒文化城 由貴州茅台酒廠公司於1993~1997年間興建
入口內側的雕塑
首先參觀「中國酒源館」 據稱是“仿西漢宮廷式建築”
整面酉部的字
介紹戰國古酒 (仿品?)
釀酒工藝流程(一) 拌麯 踩麯 潤料 拌料 蒸煮 攤凉
釀酒工藝流程(二) 加麯 堆積 入窖 出窖 蒸餾 貯存
李白的『將進酒』
醉酒的是李白吧
茅台為『醬香型』的白酒 (瀘州老窖屬濃香型 金門高粱則是清香型)
“宋代建築風格”的「中國酒韻館」
蒙古包式的設計 “元代建築風格”的「中國酒俗館」
源遠流長
「中國酒器館」裡陳列各式飲酒相關器皿的仿製品
左上:陶罐 左下:壽紋罐 右上:鳥喙魚文彩陶 右下:陶壺
提梁卣
圖示青銅酒器的名稱
左:觚、盉、爵、角 中:尊、鳥獸尊、方彝、罍、觶 右:壺、瓿、斝、觥
婦好斝(音甲)、仿陶型青銅斝、鳳柱斝
人面盉、鴞卣
犀牛尊
雙羊尊
趙卿鳥尊
清代宮殿式建築的「國酒茅台館」外 和「中國酒韻館」一樣
掛滿了與飲酒相關的詩句之書法作品木刻
最後是規劃展示館和名酒世界 導覽員離開前建議我們上樓
樓上拉起一米高的隔離線空無一人 樓下警衛一問三不知 只說大概吃午餐去了
好不容易尋到品酒的地方 居然不提供酒杯 買酒只領到裝著酒的10mL玻璃量筒
更妙的是另有展售廳 付款後又再到別處憑單提領 動線規劃奇差且標示不清
因為回臺只能帶一公升酒類入境 之前已經買了瀘州老窖 所以不能買太大瓶的酒了
本想買500mL的茅台送給年過九旬的公公 但.....500mL左右的商品全都缺貨
對我而言 53度的15年茅台酒不若頂級的68度溫永盛原窖酒順喉
說實話 我不愛茅台的“醬香” 對此地內容雖多卻缺乏真實感的展覽難免有些失望
而最不喜歡的就是他們收售門票還唯我獨尊高高在上的態度
高速公路收費站強調“服務紅色旅遊” 遊覽車不許駛入老城區必須換乘接駁巴士
還不到四點 遵義市區裡的小學生已經放學了
醒目的遵義會議陳列館 是2013年動工 2015年1月才對外開放的
右側建於民初、中西合璧、磚木結構的樓房才是民國24年1月15~17日的遵義會議會址
此樓本是1952年遭中共處決的抗日英雄伯輝章的私宅 窗上飾有中華民國國徽
(柏輝章原為黔軍25師第2師師長、後任國軍102師師長 曾參與多次抗日會戰)
將近四點 申辦收費講解得到“沒人了”的答覆 有趣的是當日遊客實在不算太多
(見官網稱講解約需一小時 恍然大悟) 會址禁止登上二樓 只能在樓下轉一圈
會址對面豎著毛澤東的長征詩 相信此詩遍布“紅色旅遊勝地” 曾在磨西古鎮見過
既然館方放棄幫我們洗腦的機會 我們就只能自行逛逛了
國共內戰期間共軍使用的的武器 迫擊砲、步槍、手槍、軍刀、馬鞍、號角.....
各式器皿
周恩來用過的的望眼鏡
煤油燈座
指南針、藥罐、消毒用銅鍋
這醫院用的酒精爐和現在餐廳用的沒多大差別呀
遵義會議是毛澤東重獲領導地位的重要轉折
剿共? 長征? 面對內憂外患動盪年代的各說各話 決定出來透透氣
大雨傾盆 只能在屋簷下看看睡蓮
回到大廳等待集合 在幾乎不會有台灣旅行團到的地方 看著情緒激昂的大陸人
可以體會他們的心境 卻無法感同身受
遊覽車開進廢墟後穿梭在狹窄的巷弄間
終於來到號稱“中國第一籠”的餐廳
偌大的蒸籠 蓋上繫著繩索
拉繩開蓋嘍 噱頭十足 風味也不錯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