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雨時落時停 陰暗的天色下 福州西湖似明鏡一般
除卻三十年前赴美受訓 這是我第一次隻身離臺
為什麼會選擇福州這個並非旅遊熱點的城市呢?
近且便利(直飛班機多)或是其一 夠老又不會太偏僻或太繁華可算是其二
然世事經常是說不清理由的 若再細究或也只剩下「因緣俱足而成」吧
西湖公園東大門內的晨曦廣場滿是輕盈的舞步
遠處不少工程進行著 顯示這座城市仍處於熱衷建設的階段
不知當一幢又一幢大樓興建完成後 是否還能在此欣賞山嵐與雲霧?
春天的新芽與越冬的舊葉豐富了綠的層次
艷紅的花兒難比棧道的水光亮麗
部分九重葛彷彿伸長了脖子以博取較多的關注
大樹的垂枝卻給人安詳與庇佑的感覺
柔潤了遊樂設施的幾何圖形線條
對岸的木棉也熱情地燃著
踩著匆忙步伐的上班族 仍不忘一覽風光
相較之下 長者們顯得悠閒多了
其實水質並不怎麼好 有工作人員以人力清理湖面
或駕著船來回打撈
好喜歡這樹的水影
也愛那晶瑩剔透的水珠
這兒自然是附近居民健身休憩的好地方
不知不覺便走在園區外的道路上
羊蹄甲盛開
雖然在臺灣也常見到它
但有不少是較少見的白色花品種
這牆上的水痕頗有意思
左海公園緊鄰在西湖公園的西北
商家與遊樂設施引不起我的興趣 寧緩步觀看水中景色
福建省博物院位於兩公園之間
還有美術館、自然館
以及積翠園藝術館
入館前先繞其外圍一週 感受不同角度的西湖之美
老樹幹上附生著好幾種蕨類
雀榕(又名鳥榕或大葉榕)的嫩芽好像花苞
嫩葉仍呈紅色
這紅會逐漸地退去
慢慢變成全綠的
西湖還有許多荔枝樹 此刻正逢其花季
忘了拍下枝頭佈滿黃色花序與紅銅色嫩葉的荔枝樹群遠觀
展館中最具特色的是1965年在福州發現的五代閩國劉華墓中的陶俑
雙髻女俑約有一米高
此戴帽男俑約莫六十公分高
這個再小一些 據考證這些陶俑都是彩繪過的 惜已剝落或退色
人頭獸身的墓龍俑
南朝青釉羊形插器(似為燭臺)
鐵豬 已忘了它是在什麼主題的展覽中
很生動的造型 可惜沒法拍得更清楚些(銅雕?)
在農業社會裡 這可是富貴的象徵呢(石雕?)
木雕
以模型介紹民間戲曲
當然也有展出布袋戲和魁儡戲的戲偶
離開展館 來到湖中島嶼上的開化寺 (手機拍攝)
三日後再訪西湖 是個艷陽天
遠處不見雲霧飄渺 近處少了雨後清新脫俗的意境
第一次親眼目睹以水筆在地上寫大字的情景 (手機拍攝)
有幸見到了幾隻夜鷺
不知是水質不佳還是對人類的信賴度不足 這兒的鷺鳥量遠低於預期
高高的木棉樹上掛著的是誰的家?
貌似桃花 但園中的毛桃都已結果
莫非是紅葉桃?
毫無疑問地 這正是杜鵑盛開的時節
想那陶俑被動地留下了歷史 展示著歲月的痕跡
想那魁儡若離了懸絲的束縛 是否仍能舞出精彩?
夢幻的波中倒影 耀眼的棧道水光 恰似人們或快或慢的腳步 無法永留
因緣來福聚 回憶儲滿蓄 西湖卻依然 年年迎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