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學年小犬進入新的學程 去年八月就開學了
於是寒假只得分為兩截 十二月底先放兩週 農曆春節再放一週
第一段寒假裡 他和同學規劃並完成了這趟中橫健行
1223日他們經埔里前往霧社的民宿 (霧社的海拔高度為1148公尺)
次日 背起二十公斤的背包 踏上一百二十公里的山路 二十萬步的旅程

 

 中橫-01民國49(1960)興建完成的「萬大水庫」 又名「碧湖」

 

 

中橫-02
位於濁水溪上游 隸屬於台灣電力公司萬大發電廠 也有人稱「霧社水庫」

 

 

中橫-03
有其母必有其子  見到貓肯定是要拍一張的 呵呵~

 

 

中橫-04
原住民開設的溫馨小舖 麻糬很好吃唷!

 

 

中橫-05
1961沒有水電的原始森林開始 造就出美麗奇蹟─「清境農場」

 

 

中橫-06
那是自滇緬邊疆撤退來臺77名游擊隊員及其少數民族的眷屬們
總共253
被安置在原名「見晴農場」的清境農場 

 

 

中橫-07
在那苦難多變的時代  他們胼手胝足  默默地耕耘......

 

 

中橫-08
海拔高度冠全臺的7-11門市

 

 

中橫-09
腳踏高山路  心隨視野闊

 

 

中橫-10
聖誕夜  幾個年輕人在
翠峰派出所的停車棚下紮營

 

以上  1224日  霧社→清境→梅峰→翠峰派出所
總長18公里  高度1148公尺
2309公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橫-11
度過最克難的一夜之後  清晨的美景鼓舞著他們前進

 

 

中橫-12
細雨綿綿  山路彎彎

 

 

中橫-13
已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  又是風又是雨的  寒意濃烈

 

 

中橫-14
登上武嶺 ── 全臺公路最高點  標高3275公尺

 

 

中橫-15
這兒的天然植被以箭竹為主

 

 

中橫-16
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

 

 

中橫-17
合歡山  松雪樓前  (海拔3150公尺  手機拍攝)

 

 

合歡山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  為大甲溪、濁水溪和立霧溪的分水嶺
每當寒流來襲  合歡山飄雪的時刻  山上必定
塞車  人潮擁擠恍若都市
他們遇到零下一度的晴朗天空  一天半之後  此地變成了銀白世界
對居住在亞熱帶的孩子們來說  錯過雪景算是稍感遺憾之事吧!
然合歡山在四季裡的各種風華  絕對足以讓人有不虛此行之感     

 

 

中橫-18

中橫-19

中橫-20

中橫-21

中橫-22

中橫-23

中橫-24

中橫-25

中橫-26

中橫-27

 

以上  1225翠峰派出所→松雪樓→大禹嶺→觀雲山莊
這日早上寒風細雨 下午濃霧籠罩 只有中午在合歡山是好天氣 
總長30公里  高度2309公尺3275公尺2374公尺  最辛苦的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橫-28
中油關原站 ── 臺灣最高加油站 海拔2374公尺

 

 

中橫-29
觀雲山莊的看板?

 

 

中橫-30
有一位修行阿伯從樹上下來......

 

 

中橫-31
山區的天氣變化真快!

 

 

中橫-32
請路人幫忙拍的

 

 

中橫-33
雖是彩色照片卻也與黑白的相去不遠了

 

 

中橫-34
這種路段遊覽車應該是不能通行的吧?!

 

 

中橫-35
可愛又親人的兩隻小狗

 

 

中橫-36
離開慈恩山莊不久  遇到小規模的
新坍方 幾位駕駛正欲排除路障
同學攜帶的繩索派上用場  利用槓桿原理與車的拉力  順力恢復單線通車

 

 

 中橫-36

 

以上  1226觀雲山莊→碧綠神木→慈恩山莊→新白楊解說站
總長26公里  高度2374公尺1650公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橫-37
衡山隧道  聽說以前是完全沒有照明設備的  經過的人不免毛骨悚然

 

 

中橫-38
慈雲橋

 

 

中橫-39
雖已恢復通車  仍在進行搶修工程中

 

 

中橫-40
洛韶 ──
  行  復  行萬里  登萬仞峯  有志事竟成

 

 

 中橫-40
梅花盛開

 

 

中橫-42
天祥  遊客大部分是泡菜和港仔   很驚訝不是以陸客為主

 

以上  1227新白楊解說站→洛韶→天祥 
總長27公里  高度1650公尺485公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橫-43
觀音像與天峰塔

 

 

中橫-44
太魯閣峽谷 

 

 

中橫-45
也就是天祥與太魯閣間的立霧溪谷

 

 

中橫-46
 主要由大理石岩層所構成  
其紋理有著獨特的美感

 

 

中橫-47
傳說涼亭下是隻蛤蟆精

 

 

中橫-48
山高谷深  懸崖峭壁

 

 

中橫-49
不免想像起當年開闢之艱辛

 

 

中橫-50
多少曾賣命疆場的老兵  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奉獻  甚至犧牲......

 

 

中橫-51
九曲洞
中橫-52

 

 

中橫-53
燕子口
中橫-54

 

 

中橫-55
通往錐麓古道的吊橋

 

 

中橫-56
又見大面積的坍方

 

 

中橫-57
為紀念修築中橫公路殉職的兩百多位「榮民」而建的長春祠

 

長春祠  初建於1958年  為大理岩與石英片岩交錯地質
且地處曲流的攻擊坡頂點  長期受到應力作用形成極易崩塌的破碎岩層
1970年曾遭山崩
損  於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
1987年又因嚴重崩坍而徹底毀壞  1996在原址左側新建的長春祠完工
1997年才再度恢復入祠參觀

 

 

中橫-58
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終於走完了  耶!
   ── 年輕真好~

 

以上  1228天祥→九曲洞→燕子口→長春祠→太魯閣
總長17公里  高度485公尺60公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橫-591228日傍晚  小犬回到臺北家門口  背包變輕了  雙腿變沉了
那根樹枝是協助清除山崩時撿回來的紀念品

 

line-98.gif

 

 

中部橫貫公路於1956分別在東西兩端一起舉行開工典禮
當時沒有精密的設備  十字鎬與炸藥是主力  共動員了一萬多名榮民
由於颱風地震等天候影響  加上炸藥控制不當的意外  傷亡頗多
統計因工程意外及天災而殉難的有212人  受傷者702
從太魯閣到天祥約20公里  要穿過懸崖峭壁的堅硬大理石岩
必須建造許多橋樑和隧道  成為最艱難
的路段  也是如今最著名的景觀
費時3年又9個多月  完工日期比預定提早了半年  於19605月開放通車


1999921大地震之後  中橫
嚴重毀損  尤以谷關到德基水庫為甚
4個月後搶修接通  但因仍具危險  並未開放通車 僅供當地居民使用
20047月敏督利颱風侵襲台灣  修復的路段又大量崩塌
於是決議暫不復建中橫 
並推動國土保育計畫讓山林獲得休息
但梨山地區的居民苦不堪言  後又修復便道  仍限
當地居民使用

 

原本的中部橫貫公路(臺8線)目前從谷關到梨山的路段仍然不通
小犬與同學們是從霧社走臺
14甲線  再接8中橫本道的

中橫-5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珊珊 的頭像
    珊珊

    牧場夢之外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