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閣 ,只看了這麼一眼 (手機拍攝)
黃山風景區內是不允許私人交通工具上山的,必須換乘接駁公車到山腰的纜車站。
從南大門進入黃山風景區後有兩種選擇:前山的「玉屏索道」或後山的「雲谷索道」。
我們的行程是從前山上、後山下,所以轉搭開往「慈光閣」的巴士。
據聞慈光閣古稱朱砂庵,後改為法海禪院,明神宗敕封為“護國慈光寺”;
現在的慈光閣則已成為黃山博物館,可惜我們對它僅如上圖那樣一瞥而已。
慈光閣雖是玉屏索道起點,搭纜車得爬一段頗長的梯階,還沒上山腿就先軟了。
一搭上纜車,立刻陶醉在眼前的壯麗景象中 (手機拍攝)
行經峭壁旁的六人座自動循環式吊廂 (手機拍攝)
初時有見到些紅葉,之後這段深谷仍綠意盎然 (手機拍攝)
2008年7月啟用的玉屏索道全長2176公尺,高低落差752公尺 (手機拍攝)
愈高愈有雲霧繚繞、飄飄似仙的感覺 (手機拍攝)
才短短幾分鐘,還沒過足癮就要下車了 (手機拍攝)
由此正式開啟11路公車的顛簸之旅 (手機拍攝)
週日下午,與我們反向、欲下山的旅客“塞車”啦! (好友拍攝的)
前往「玉屏樓」須經過有三百七十多個臺階的「好漢坡」 (好友拍攝的)
若忽略那人龍,頗有國畫的意境 (手機拍攝)
無法辨識此峰的石刻 (好友拍攝的)
「玉屏峰」海拔1716公尺,崖上有許多石刻,峰頂似一臥佛
我們趕緊將行囊放在當晚的落腳處,玉屏峰下的玉屏樓中。
玉屏樓是歷史悠久的賓館,設備舊、盥洗室也較狹窄,但大廳提供免費的Wi-Fi。
景觀房窗外的景緻之一 (好友拍攝的)
景觀房窗外的景緻之二 (好友拍攝的)
玉屏樓原址曾是「文殊院」,諺云:「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
其前方的巨石平臺即「文殊臺」,距玉屏峰峰頂有三十幾公尺,約莫十層樓高。
文殊臺左有獅、右有象(相傳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坐騎分別是青獅與白象)
文殊臺頗寬敞,這石獅有點兒抽象 (遠方是天都峰)
相較之下,高舉的象鼻石顯得有趣多了
著名的「迎客松」就在石獅旁,彷彿伸出臂膀歡迎遠客到來
景區的門票、覽車票都以此松為標誌景觀,推估樹齡已有800年以上
欄杆上的「同心鎖」不知是否真能緊緊扣住相戀的心? (手機拍攝)
文殊臺左前方,有人近拍迎客松,也有人遠眺黃山最陡峭的「天都峰」 (手機拍攝)
文殊臺右前方遠遠望見的是「蓮蕊峰」和「蓮花峰」 (此為下方全景圖的局部)
Panorama全景功能在高低落差大的黃山風景區仍顯不足 (手機拍攝)
肉眼同時可看見介於天都峰與蓮蕊峰間較低的山景
文殊臺正前方較矮的山峰,有雲霧陪伴,很是動人。
倚著欄杆俯瞰,還有迷人的石與松 (好友拍攝的)
下午四點才再度出發,本以為導遊只是帶我們在附近走走
滿心歡喜地欣賞著險峻石壁上的大小松樹
走下好漢坡時,斑斕的秋色令人愉悅 (好友拍攝的)
轉個彎便是迥然不同的風景 (手機拍攝)
鮮艷的外套在野外還真是顯眼啊! (手機拍攝)
崖上的秋色相對含蓄些 (好友拍攝的)
得知此刻的目標竟是蓮花峰時,有些訝異,來得及往返嗎?
蓮花峰海拔1864公尺,是黃山景區的最高峰,原本規劃次日翻越不走回頭路的。
導遊可能考慮次日須背行李而變更行程,卻未事先告知。
若早知如此,離開宏村的午餐後就不會在餐桌上聊那麼久了。
所以,隔日將改走這條橫過蓮花峰山腰的路去光明頂
已過管制蓮花峰的鐵門,正式開始登蓮花峰,回首來時路......
遠處紅色的屋頂就是玉屏樓,更遠的是天都峰
您看出這三張的差異了嗎? 登得愈高,望得更遠一些
天都峰海拔1810公尺,是黃山群峰中最險峻的,聽說坡度平均在70度以上。
黃山前山的兩大主峰,蓮花峰與天都峰,常期實施每五年互換的“輪休”制。
輪休的目的是維護生態,據聞期間不排除以人工手段促進自然植被和生態恢復。
其實蓮花峰也有些非常陡峭的路段,曾見到遊客又累又怕地坐著下階梯呢!
當然不能只回頭看,也要欣賞不同方向的風景
在黃山,處處可見奇松怪石
導遊說這條舊棧道已經封閉不使用了
旅行團多在黃山停留一兩夜,此刻深知我們雖堅持山上三夜也只能窺其一二而已
既然要原路折回,我這“肉腳”就請同伴們先走,自己慢慢地賞景囉! (手機拍攝)
左側是蓮花峰的岩壁,眼前的尖石像花萼嗎? 不遠處是蓮蕊峰,遠方是光明頂
呵呵~ 我還沒超過蓮蕊峰的高度呢!
往低處看,又是不一樣的感受
在陡峭的岩壁旁,聽到同伴們漸近的聲音
這張是好友在較高處拍攝的。因為天色漸暗,她們也未登頂就折返了
雖然我們四人都沒爬到蓮花峰頂,卻已領略其見群山皆矮的氣勢 (手機拍攝)
此回黃山之行相關文章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