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觀測站是金門本島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兩軍對峙時期有"天下第一哨"之稱。
上圖是小女在觀測站內以手機全景功能拍攝,顯然有銜接瑕疵。
導遊把車停妥,一家人下車後很自然地都向海邊張望: 這麼近?
吾兒以小DC拍攝
呵呵~ 當然不是啦! 這不知名的小小島上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呢!
吾兒以小DC拍攝
對岸的觀光小艇近在眼前,手舉著望遠鏡的兩岸人民就這般對望著!
我將此哨面對的島嶼標示在Google Maps的衛星圖上便一目了然
(右上角的貼圖痕跡是Google Maps原本就有的)
其實肉眼即可看見對岸高樓的身影
轉回頭邁進觀測站
路口另一側是顯已閒置的碉堡,但樹幹上裝著LED監視攝影機。 (吾兒以小DC拍攝)
走向"還我河山"四個大字
左手邊看到"馬山播音站",在雙方心戰喊話的年代有其重要性吧!
老兵已凋零 壯志今何在? (吾兒以小DC拍攝)
我們都忘了拍坑道入口處,此圖取自網路。(關廁所......阿兵哥的笑話!)
戰備坑道全長175公尺,高2.1公尺,寬1.65公尺。 (吾兒以小DC拍攝)
剛開放觀光時還須以身分證件換參觀證,現在則可隨意進出,不見任何軍人。 (吾兒以小DC拍攝)
坑道並非只有一直線而已,這個閒置的側洞其實非常黑暗。
此射擊孔竟對著另一個空間裡的射擊孔 (吾兒以小DC拍攝)
坑道盡頭處共有三個觀測窗口,望遠鏡可免費使用。(此圖取自網路)
走到這裡手機聲此起彼落,人人都收到一堆簡訊。果然是深入敵營,全都遭遇蓋臺效應。
無論是“中華電信”或“台灣大哥大”的門號,都變成了“中國移動”。
恰巧有人來電,導遊不及勸阻,外子成了冤大頭,得依國際電話費率付費了,呵呵~
右(東)邊的窗口可見到大伯與小伯二島
最右邊隱約可望見船隻與對岸的建築
大伯島
吾兒以小DC拍下望遠鏡中的大伯島
還是將直接拍的照片局部放大觀之吧!
右前方是小伯島
左邊是角嶼,右邊是小伯,遠方是大陸。
中間的觀測窗口面對著角嶼
感謝上蒼在我們到金門的第一天給了絕佳的能見度
若回頭看Google Maps的衛星圖,就不難發現為什麼角嶼和小嶝看似連在一塊兒了。
角嶼是距離最近的共軍領土 (小女以手機拍攝)
再往西一點點,小嶝幾乎全部入鏡了。
換到左邊的觀測窗口,可清楚看見對岸的採砂船。
左觀測窗口的上方清楚地標示著大嶝與小嶝
大嶝與小嶝間也可清楚地看見對岸的建築
吾兒再以小DC拍下望遠鏡中所見: 海中養蚵? 成堆的海砂何用? 大陸的電線桿與煙囪。
別了!馬山。 英勇的軍事浮雕,我們還會再見嗎?
馬山觀測站與角嶼距離僅兩公里餘,退潮時實際距離不到兩公里。
民國68年(1979)馬山連連長林毅夫(原名林正義、曾名林正誼)便是由此泅至對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