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頤和園-01.jpg
因雨而延後兩天遊頤和園  天雖然晴了  卻是個PM10超標的霾害天

 

頤和園-02.jpg

頤和園的前身名「清漪園」  始建於清乾隆十五(1750)年  歷時十四年建成
道光年間因國力衰退逐漸荒廢  咸豐十
(1860)年與圓明園一樣遭英法聯軍焚毀
光緒十一
(1885)年設海軍衙門  而大多經費都挪用於重建清漪園  期間長約十年
或藉展現孝心以期盼慈禧太后“還政”並休養於此“離宮”中  故更名為頤和園
光緒二十六
(1990)年  園內建築及文物又遭八國聯軍破壞  兩年後修復
民初仍為清室私產曾售票開放  民國十三
(1924)年  溥儀被驅逐出宮後才改為公園
1949年後被中共中央黨校佔用  1953年再度成為對民眾開放的公園  又經多次整修
1998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03.jpg
頤和園東宮門外的牌樓建於
1750 年  兩面分別書有『涵虚』與『罨秀』  是乾隆皇帝御筆

 

頤和園-04.jpg
仁壽殿是園中坐朝聽政的正殿  乾隆時名為勤政殿  光緒重建時改為現名
殿前的銅麒麟  龍頭、獅尾、鹿角、牛蹄、遍體鱗甲  是傳說中的瑞獸

 

頤和園-05.jpg
德和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七
(1891)年  其中的扮戲樓即俗稱的後臺  現闢為文物展廳
右上: 慈禧題『安瀾“舟畐”』木匾(找不著那字)   左下: 乾隆題『留佳亭』木匾

(右下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06.jpg
左: 德和園中複雜的三層木構大戲樓   右上: 戲樓對面的頤樂殿是慈禧看戲的地方
右下:  兩側看戲廊共有
20 間包廂可賞賜眾臣陪觀  不過角落的位置根本看不到戲臺

 

頤和園-07.jpg
左: 文昌閣是園中六座城關建築中最大的  乾隆始建光緒重建 (小犬拍攝其背面)
右上: 知春亭位於昆明湖東岸邊的小島上有橋連接     右下: 昆明湖風光

 

頤和園-08.jpg
文昌閣東的文昌院是上世紀末興建的文物陳列館    上: 清 黃地粉彩番蓮紋獸耳瓶
中: 清 掐絲琺瑯麻姑獻壽    下: 清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柄澆壺

 

頤和園-09.jpg
上二圖: 戰國 蟠螭紋三牺附耳鼎   左下: 宋代 錯金銀牺尊    右下:清 青玉佛手

 

頤和園-10.jpg
左上圖及下圖:  清  金漆梅花樹八仙過海槎形盆景
右上:  清  銅胎琺瑯滿花落地開光鳳紋多寶花籃 

 

頤和園-11.jpg
翻拍展廳裡的的老照片
  大約 1903~1905 年  慈禧及隨眾合影

 

頤和園-12.jpg
左上: 文昌閣正(南)面  閣內供奉文昌帝君但不能登樓參觀  只能從城門穿過
因團客眾多  繞過了光緒的寢宮玉瀾堂  也就是他變法維新失敗後被囚禁的地方
右上及左下: 昆明湖風光     右下: 宜芸館  原為光緒皇后(隆裕皇太后)住處

 

頤和園-13.jpg
樂壽堂是慈禧
居所  設銅“鹿”、銅“鶴”、銅花“瓶”各一對  象徵“六合太平”

 

頤和園-14.jpg
翻拍展出的老照片  清末電話總局內的工作場景

 

頤和園-15.jpg
左: 從樂壽堂通往長廊的迴廊看昆明湖    右: 長廊  全長
728

 

頤和園-16.jpg
由石舫登船  能見度實在不怎麼妙   (右二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19.jpg
上: 銅牛鑄於乾隆二十
(1755)
年 背上刻有「金牛銘」  下:連接東堤和南湖島的十七孔橋

 

頤和園-18.jpg
十七孔橋橋頭及橋欄望柱上共雕有五百多隻神
態各異的石獅  左下: 橋欄兩端的異獸

 

頤和園-17.jpg
橋上有人放風箏  本想搭船返回石舫但超長的隊伍讓我們卻步  (下圖為小犬拍攝)

 

頤和園-20.jpg
萬壽山前山中軸線上  原清漪園之大報恩延壽寺被英法聯軍焚毀  光緒時重建排雲殿
左上:排雲門  左下:金水橋  右:二宮門、排雲殿、石砌高台、佛香閣 (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21.jpg
如此這般的保護文物法......     (左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22.jpg
排雲殿  建在原大報恩延壽寺之大雄寶殿處    (左上及右下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23.jpg
排雲殿兩翼的爬山廊(上二圖)與正後方的樓梯(左下)均可通往德輝殿
右下: 德輝殿及其後上方八角形的佛香閣  (右二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24.jpg
在德輝殿前俯瞰排雲殿   (下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25.jpg
德輝殿是慈禧到佛香閣拈香禮佛的更衣處  (左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26.jpg
下: 德輝殿後的高牆和階梯  右上: 佛光閣位在石砌高臺上(此二圖為小犬拍攝的)
左上:  佛香閣西側  以寶雲閣為中心的五方閣  山門上懸有『浮嵐暖翠』匾額

 

 

頤和園-27.jpg
左上: 五方閣之照壁內的石牌坊   右上: 寶雲閣全為銅鑄(含對聯)仿木結構
下: 在四米高之漢白玉石座上的寶雲閣俗稱銅亭  建於乾隆二十
(1755)
其內部陳設遭英法聯軍掠空  八國聯軍被竊的窗扇則於
1993年由購得者捐回

 

頤和園-28.jpg
左上: 佛香閣東側的轉輪藏     另二圖: 佛香閣山門前的極佳視野

 

頤和園-29.jpg
20米高的石砌平臺四週設迴廊  南北有山門  三層樓的佛香閣是頤和園的構圖中心
閣內供奉明萬曆二
(1574)年之銅鑄鎏金千手觀音菩薩立像  右上:佛香閣東側敷華鐘亭

 

頤和園-30.jpg
智慧海是位在萬壽山山巔的無梁佛殿  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  壁面嵌有
1110尊佛像
大量壁崁佛像於文革時被鑿毀  在
19822006年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

左下圖上方是智慧海殿前的琉璃牌坊眾香界 即智慧海山門  (右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1.jpg
左: 智慧海西側(小犬拍攝的)   被路標誤導離開中軸線  多繞了一圈才見建築群
右上: 柱上石獅      右下: 棄置一旁的受損石雕 (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2.jpg
四大部洲  乾隆興建的藏式宗教建築群遭英法聯軍焚毀  光緒只修了香嚴宗印之閣

1980年才重建藏式的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及四色梵塔  現狀為2010年整修過的
右下: 原須彌靈境殿並未復建  僅留下一個空曠的平臺  週邊滿是商家
金剛牆上漢式香嚴宗印之閣居中  藏式建築環繞     (左上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2-1.jpg
網上尋得乾隆時四大部洲建築示意圖(原圖網址)  建築群位在萬壽山後山(北麓)
故面朝北方  究竟該以絕對方位定東西南北還是以香巖宗印之閣為中心相對定位?
看白塔及綠塔的位置是依絕對方位設置的  果真如此則圖中東西錯位南北顛倒
然而四大部洲的形狀是以相對位置設置的  那麼是否四塔的顏色與方位並無定律?
原香巖宗印之閣有三層  光緒時改建成單層殿宇  至今須彌靈境殿並未重建
  (註: 該圖原文中誤將智慧海當作香巖宗印之閣)

 

頤和園-33.jpg
紅、白、黑、綠四座梵塔代表佛經四智  也象徵四大天王  一說地、火、水、風四大
此西北方的紅塔和西南方的黑塔之位置恰與西藏桑耶寺的相反  遍查資料不得其解
綠塔在東北方  白塔在東南方  則與桑耶寺相同  (中及右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4.jpg 
因依山勢而建  香嚴宗印之閣後方是較高的平臺  (左上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5.jpg
我們繼續從西側上行  香嚴宗印之閣頂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圖中城門般的建築是日殿

 

頤和園-36.jpg
四塔的基座均為紅色  有藏式的梯形盲窗  除紅塔外  塔尖十三層環狀相輪均呈白色
唯中段可辨別白、綠、黑三塔  此為黑塔  中段呈淺灰色  不似桑耶寺黑塔之墨黑

 

頤和園-37.jpg
穿過日殿走向月殿  月殿後(東南)方是白塔  (右二圖為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8.jpg
在月殿旁留影的西方美女   (小犬拍攝的)

 

頤和園-39.jpg
白塔  前方六角形的建築是八小部洲之一

 

頤和園-39.jpg
由東側向西邊逆光拍攝後繼續下行離開四大部洲建築群 

 

頤和園-40.jpg
蘇州街  乾隆二十七
(1762)年  乾隆下江南回京後仿照蘇州七里山塘修建
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  光緒時期未修  現況為1988年復建的

 

頤和園-41.jpg
這是當天在頤和園拍的最後一張照片  之後便由北宮門離開

 

line-98.gif

 

0521-2頤和園.jpg

 

建議閱讀:
老照片:1860年被焚毀的頤和園,那時候還叫清漪園

arrow
arrow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