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抱
綠水繚繞
午餐後 終於能清靜悠閒地欣賞鳳凰古城
虹橋是兩側滿布攤位的廊橋 擁擠吵雜 其二樓卻迥然不同
寬敞的空間裡 只有我們這一團遊客 享受著遠離塵囂的舒暢
黑瓦頂歷經了幾載的風霜?
吊腳樓見證過多少次旱澇?
較上遊的遠方是昨晚看夜景之處
相較之下 我並不喜歡夜間的絢爛
總覺得應該還是破曉時分最美 仍不免有些許遺憾
很高興在這兒停留了45分鐘 無疑是遊鳳凰古城最愜意的時光
看波光粼粼
遊船往返
所謂沱江泛舟 遊客們只是乘坐著船隻順流而下
撐篙搖槳的船家再把空船駛回原碼頭 以便接下一趟生意
猜測小船是捕魚用的 (也曾見到有人駕小船清除水中的垃圾)
較下游處有座萬名塔
江畔似乎非酒吧即民宿 民宿業者就用江水清洗床單
臨江陽臺上的大吊椅 令人好生羨慕
遠眺東關門
如此規劃的前題是水位變化不大吧
當地居民是這樣揹孩子的
民俗文化藝術館門口的飾品很有特色
北門城樓側面 發思古之幽情
文星街的巷子裡
參觀熊希齡故居
進門右側的古宅只能看看外觀
相關文物都在新樓中展出 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 不但沒進去 連其外觀都沒拍
再度穿過北門城樓
不少遊客租了少數民族的服飾拍照留念
跳岩和木橋仍是眾所矚目的焦點
無論是牽著狗兒的、高舉自拍棒的、還是揹著娃兒的 都令人莞爾
泛舟的時刻到啦
這一段的江水並不深 長篙不過半就到底了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或許早已習慣了遊客的鏡頭與目光
大吊椅幾乎是標準配備 住在這些視野極佳的客房裡 是否徹夜不得安寧呢?
號稱有數百年歷史的虹橋 是21世紀新建的
萬名塔在望
小舟上有美女獻唱
哎呀呀 顧前不顧後唷
賣花環和賣水果的婦人
掌舵者們
原本木造的萬名塔毀於文革 80年代才以鋼筋水泥重建之
過萬名塔旁 欣賞到風橋之後 便轉向靠岸
十幾分鐘的泛舟行程在此畫上句點
船家逆流歸去 因水道彎曲 虹橋的三個橋孔只能看到兩個
最後一個景點 萬壽宮
裡面是鳳凰民俗博物館 也就是江西會館 展出一些清末民初的物品
觀音菩薩像
土家百褶裙和繡花童鞋
二樓則是黃永玉的作品展
黃永玉的畫作(局部)
黃永玉的畫作(局部)
如今的鳳凰古城早已不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 也不同於黃永玉記憶中的故鄉
就像庭中刻意掛著藍色花布 縱不像手工染製的 依然有那麼點氣氛
雨 循著氣象預報的時段出席 (手機拍攝)
導遊急匆匆地帶著有雨具的我們往回走 (手機拍攝)
東關門旁的望江亭裡擠滿了躲雨的人 (手機拍攝)
鳳凰城裡的人影驟減 變得詩情畫意了 好想再多看幾眼
無奈就此告別古城
17:45才要晚餐 不到15:30就回到酒店 圖為導遊戴的項鍊墬子
她邀請我們去她的房裡選購銀飾 這時才發覺各參觀點的倉促毫無道理
(到張家界後看到許多團隊的導遊都戴著這款項鍊)
如果晚兩個鐘頭回酒店 邀我們晚餐後去選購銀飾 才算合情合理
有人想寫生、逛街、喝咖啡、拍照...... 倘能把握這兩小時就都不是奢望啦
眾人越想越不是滋味 決定找領隊來 向他表達不滿
他上一次帶團來此 恰巧是同一位導遊 該團購銀總金額高達20萬臺幣呢
晚餐時導遊向我們道歉 聲稱因為下雨且各景點都已走過才回酒店的
通常鳳凰古城只住一天就趕著去張家界了 很少安排住兩夜......
她說可請師傅再開車載我們去古城 但時過境遷 我們也不好意思麻煩師傅
參加的是保證無購物的豪華團 可從這天起 每日車上都有不同商品的販售服務
雖沒有強迫購買 也方便了需要的人 難免或多或少有被愚了的感覺
撇開稍感不悅的插曲 鳳凰古城之旅還是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