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金山區佔地11公頃的朱銘美術館 可說是朱銘最大的一件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外 就可感受到入世卻超然的藝術氣息 (上二圖為小女以手機拍攝的)
館藏不少國內外藝術家之作 左:第一展覽室2F 右:薩爾瓦多達利的作品(局部)
來到戶外展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許多降落傘 一旁運動廣場上則有各式運動員
朱雋(朱銘之子)區 拉鍊系列
人間系列──三軍 藉造型與裝置藝術傳達對三軍形象的肯定與崇景之意
右下角那位阿嫂熱心地告知 現在是草坪開放的季節 可入內拍照
人間系列──抗戰英雄
猶記得開幕之初時 還沒有這些抗戰英雄
15歲就拜師學木雕的朱銘 後來創作的材料多樣 有:石、陶、鐵、銅、不鏽鋼...
2007年後的人間系列作品只用白色 是朱銘自許的一種成長 (小女以手機拍攝的)
太極廣場 陳列了三十多個太極系列的作品
綠草如茵的太極廣場中央 巨大的太極拱門是由「推手」演變出來的 並非一扇門
人間系列和太極系列 是80~90年代並行發展的
拋開原本精湛熟練的技法和深印在腦海中的形式 擺脫寫實 保留神韻
簡化了“形” 增加了精神性的面貌與內涵 獨創出其特殊的雕塑風格
單鞭下勢 為太極系列中非常著名的作品 上:青銅 下:鐵
有毒的海檬果樹正開著潔白芳香的花朵
綠方塊茶屋前的人生百態
從愛橋上看美術館本館
降落傘是1991年法國登克爾克現代美術館邀請朱銘前去展覽時所創作的
傘面和傘架是不銹鋼 跳傘者則採用海綿翻銅技巧加上彩繪 生動活潑 姿態各異
人間系列──裸女石雕
人間系列──紳士
美術館本館前 形形色色的排隊入場者
1961年刻劃其未婚妻在海灘的情景 朱銘曾帶著這座「玩沙的女孩」去拜楊英風為師
以前這些早期的鄉土系列作品是開放陳列的 如今都納入櫥窗中保護著了
人間系列──彩繪木雕 反映其對人世的細膩觀察 觸動觀者的想像力
白彩素雅 簡約色彩凝視生命質地
俗世人間 三百多個人物擠在大幅壁畫中 是紐約生活的感觸
這摩登女郎為小型的作品
來到二樓才看到這些運動員 在樓下看展時並未注意到高高在上的他們
展館裡滿是檜木的芬芳
冰冷僵硬的不鏽鋼 轉化為活靈活現詼諧逗趣的人物 怎不令人讚嘆
恰逢第二展覽室重整佈展中
人間系列──科學家 科學園區不僅有科學家的雕像 還有自然生態可觀
海綿翻銅的技巧 利用海綿的柔軟性質在麻繩加壓下產生變形從而進行造形
翻模時所留下的模線、麻繩的質感、海綿的顆粒 豐富了作品的材質特性
第四度來到此地的我 依舊覺得不虛此行
貨櫃輪「德翔台北」故障擱淺石門海邊後拆解緩慢 其漏油造成北臺灣生態浩劫
原想去福隆看沙雕 但見東北方烏雲密布 所以反向往淡水走 沿途被雲雨追趕
白沙灣海水浴場
朱銘美術館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