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地觀賞紅冠水雞親子互動之刻 忽聞身後的振翅聲
看似很努力地保持平衡卻未成功? 之後牠回到那根折斷的荷梗上
就以這近乎〝一號站姿〞的模樣 耐心地等候補魚時機
(倒影中 歷史博物館大紅色的牆太搶眼了 所以改成黑白的)
正打算耐心地盯著那隻夜鷺的時候 身後又傳出振翅之響
看著這隻夜鷺亞成鳥硬生生地把荷葉梗折斷 長久以來的困惑終於得解
原來許多未枯的荷梗銳角是這樣形成的
直徑約十公尺的圓形木製觀景臺伸入荷塘西南隅 牠倆恰在觀景台兩側
180度的差距很難〝兼顧〞 必須有所取捨
夕陽中的牠成為首選 盯了十分鐘仍未見任何動靜 只不斷遭蚊子攻擊
於是我決定繼續繞完荷塘一圈後離開
因此有了與這幾隻紅冠水雞的相遇
(請見前文走訪荷塘不為蓮)
貪戀之心讓我又轉了一圈 在原地的牠像卡通一般伸長了舌頭舔嘴一圈
既然成鳥才剛吃過 回頭看看這位青少年吧!
牠輕輕鬆鬆地將銜著的小魚吞下肚 而夕陽已經照不到牠了
紅冠水雞親子組在同一個方向 依舊與人類保持一定的距離
眾人吵雜的歡呼聲引我轉身 那魚還在掙扎 尾巴左右擺動著
這樣的吞食功夫讓我想起了......蛇~
吃完立刻就位......
前進
登高
選擇新陣地
這兒只是中繼點 還會前進
順利抵達前線
預備...... 接下來的連續動作就不需多加解釋了
此刻那魚已經不動了
您猜得出這是怎麼回事嗎?
牠轉了個身
尖尖的嘴似乎從魚的眼眶直達腦部 施力點很小
水面已平靜 牠的腦子卻必須激盪出新方案來
需要一個平緩的姿勢來享用這條魚
或許怕夜長夢多 牠選擇一次到位 但眾多荷葉梗阻礙展翅 沒能站穩
本欲在此用餐 卻再也叼不住了
魚兒回到了水裡 (雖然沒再出來 估計也活不成了)
再次就位 等待下一回合
從23~46圖 牠這一趟白工大約只花了兩分鐘左右而已
(請用滑鼠將游標移到圖片上即可看到圖片編號)
距離第13、14圖吞下前一條魚 也不過才七、八分鐘光景
夜鷺捕魚這麼勤快密集? 該不該繼續等著看呢?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是我們餵食引誘魚上來的啦!”一對情侶這樣向旁人解釋著
瞬間使我想起去年寫的那篇《幸與不幸 皆因饅頭?》(可點連結參閱)
雖然他們手中那一小包零食不若老伯伯的一大包饅頭顯眼
他們也沒像老伯伯那樣端著相機抓拍 但對我而言呢?
也許我可以用不知者無罪來安慰自己 卻無法與眾人一同等著看戲了
這位青少年仍專注地靜待小魚兒游到適當的位置
將來牠是否也會習慣於享受人們製造的機會呢?
目睹弱肉強食雖不免起惻隱之心 卻只能尊重自然界食物鏈的奧妙
個人覺得不該為拍攝而改變被拍攝者的生活
更不該為拍攝而主導其它生物的存亡......